首页关于协会网站会员注册/修改加入协会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English
中国兽药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保 >

青海农牧业唱响“高原腔”

时间:2010-12-31 09:37来源:三农在线 作者: 点击:
玉树冬虫夏草、乐都紫皮大蒜、互助马铃薯、泽库酸奶、海北羔羊……以纯净、天然、无污染而闻名的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正在崛起。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于此,青海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生态屏障。青海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而且草地退化严重,但是独特的冷凉气候和丰富的光照资源为发展特色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青海省副省长邓本太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提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农牧业资源与现代农牧业相结合,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农牧业。青海省农牧厅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突出“高原特色”,对农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农牧业,把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果品、牛羊肉、奶业、毛绒、饲草料等产业确定为全省农牧业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培育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个充分利用青海高原气候特点和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色农牧业格局已然形成。

    油菜产业现在已取代小麦成为青海省第一大作物。青海是全国春油菜最佳生态适宜区,油菜单产居全国之首,油菜育种水平居全国前列。油菜生产呈现出区域化发展,基地化生产的格局,基本形成东部农业区优质甘蓝型油菜,东部农业区脑山、海南和海北优质白菜型油菜两大产业区。青海油菜产业的发展将以“双低化”为重点,提高油菜含油率和单产水平、降低芥酸和硫甙含量,加快新品种选育和种子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规范化生产,集中连片种植,加快特早熟杂交油菜推广步伐,使优质油菜向3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延伸。到2015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打造全国重要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

    青海生产的马铃薯个体大,产量高,质量好,病虫害轻,享誉国内外。马铃薯脱毒技术、丰产栽培技术在青海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全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水平迅速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东部浅山地区马铃薯产业带基本形成,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7.73万亩,总产量191.9万吨,产值10.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2%、14.6%、61.2%。已建成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1万亩,一级、二级脱毒种薯生产基地25万亩。建成大中型种薯贮藏窖1.5万平方米,年贮藏种薯1万吨,脱毒率达到87%,居全国领先水平。

    2009年,青海共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3.23万栋、17.6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总产达到122万吨,产值达到19亿元,总体自给率达到93%,蔬菜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青海省蔬菜生产发展迅速,蔬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设施温棚势头迅猛,特菜种植增加较快,科技含量稳步提升。已初步发展形成了以大通为主的鸡腿红葱、甘蓝、西葫芦、设施精细菜生产基地,以湟中为主的大白菜、娃娃菜生产基地,以互助为主的章丘大葱、设施精细菜、食用菌生产基地,以乐都为主的长辣椒、紫皮大蒜、韭菜生产基地,以循化为主的线辣椒生产基地,以格尔木市为主的设施精细菜生产基地。河湟谷地“百里长廊”的蔬菜产业带正在形成规模。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青海的蔬菜产业积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推进特色化、规模化、设施化和产业化,打造高原蔬菜品牌。

    青海发展中藏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大黄、黄芪、甘草、藏茵陈、秦艽、柴胡等中藏药材由于品质好驰名省内外,生产的中藏药材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晶珠、柴达木、金诃等药业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到东南亚及欧美国家,近几年,随着国内外中藏药材市场对枸杞需求量的增长,枸杞市场前景相对看好。2009年全省中藏药面积达到18.7万亩,产值达到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43%、336%。枸杞生产面积达到13.5万亩,总产量达到3412吨,产值达到8000万元。青海省计划2011年,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总产达到1.8万吨,总产值达到3.5亿元,其中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2.3万亩,产量达到1万吨,总产值达到3亿元;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达到6万吨,总产值达到16亿元,其中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总产值达到13亿元。

    “十一五”以来,青海大力推进牧区草地生态畜牧业和农区规模养殖建设,通过良种、良法、良料,加大畜种改良和牦牛、藏羊本品种选育力度,发展肉牛规模养殖,促进了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牧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畜种品质;农区把实现牛羊肉增长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建设,全面建设良种羊、牦牛和肉牛优势产业带。良种羊产业带内推进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应用,提高羔羊育肥效果,降低饲料成本;藏羊产业带内以推进藏羊本品种选育为重点,大力推行工业饲料补饲育肥技术,推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生产;良种肉牛产业带内以乳肉兼用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提高乳肉兼用牛繁育、生产能力和育肥效果;牦牛产业带内以推进牦牛本品种选育为重点,大力推行犊牛全哺乳和工业饲料补饲育肥技术,推行犊牛适时育肥出栏生产。由于牧区实施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后的减畜因素,青海省计划2011年草食畜出栏量达到900万头(只)以上,增加100万头(只);牛羊肉产量达到23万吨以上,产值达到66.5亿元。到2015年,牛羊肉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同时,外销量提高到7万吨。产值达到78.82亿元。

    近年来,青海把农畜产品加工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建设,龙头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在促进农畜产品流通,保障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毯、毛纺织业、牛羊肉加工业、青稞酿酒业、马铃薯淀粉业及菜籽油加工业等已成为青海农牧业产业化的主导行业。2009年,全省州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家,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有9家,3000万元以上有1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1.1亿元,出口创汇7830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1%和1.6倍。企业固定资产达22亿多元,其中超1亿元的4家。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4.18万人,农牧民从产业化订单农牧业和工资性收入中获得收入达5.04亿元,比2005年增长68%。全省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突破1000家,成员达到13.5万人。青海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建设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农牧业为主线,以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提高农牧业组织化程度为关键,以完善带动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到2015年,全省农牧业产业化建设力争实现“三个突破”、“两个提升”、“一个增强”。即在龙头企业集群、农畜产品加工水平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三个突破;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水平进一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了解,今后和“十二五”期间,青海将围绕“四个发展”、“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十大特色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增加生产总量,提升发展水平。青海省农牧厅厅长曹宏介绍说,到“十二五”末,全省油菜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达到45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200万亩,鲜薯总产达到330万吨,产值达到33亿元;蚕豆面积稳定在46万亩,总产达到10万吨,产值达到4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总产达到180万吨,产值达到30亿元,蔬菜总体自给率达到110%;果品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达到5万吨,产值达到4亿元;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达到5.5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牛羊肉总产达到23.14万吨,产值达到78.82亿元;奶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达到16.64亿元;羊绒产量达到321.66吨,产值达到2.41亿元;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560万亩,新增人工饲草基地103万亩,青干草总产量达到268万吨,实现总产值达41亿元;十大产业总产值计划达到232亿元。 

http://www.farmer.com.cn/agri/xmsy/xmdt/201012/t20101222_603871.htm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