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协会网站会员注册/修改加入协会会员单位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English
中国兽药协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政务信息 > 行业焦点 >

规范生产经营实行黑名单制度

时间:2008-11-07 08:51来源:未知 作者: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点击: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规范生产经营实行“黑名单”制度 

  《条例》中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对乳品要定期监督抽查,公布举报方式和监管信息,并建立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 

  该条例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对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提出严格要求:畜牧兽医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组织制定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为了进一步严格领导责任,《条例》规定,发生乳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对有关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有领导责任的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 

  此外,《条例》还规定,监管部门不履行条例规定的职责、造成后果的,或者滥用职权、有其他渎职行为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风险监测评估和政策性保险制度 

  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根据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组织修订。《条例》明确规定,生鲜乳和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 

  《条例》要求,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应当包括: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乳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通用的乳品检验方法与规程;与乳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内容。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信息等,对发现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乳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立即组织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监测、检测和监督措施。 

  《条例》还提出,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扶持奶畜养殖者提高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奶业发展资金,并鼓励对奶畜养殖者、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给予信贷支持。 

  与此同时,该条例指出,国家应建立奶畜政策性保险制度,对参保奶畜养殖者给予保费补助。 

  乳制品生产需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条例》明确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采取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对乳制品生产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条例》提出,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国家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从而提高乳制品安全管理水平。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反之,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条例》还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逐批检测收购的生鲜乳,如实记录质量检测情况、供货者的名称以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并查验运输车辆生鲜乳交接单,查验记录和生鲜乳交接单应当保存2年。 

  同时,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生鲜乳。 

  乳制品生产企业不得购进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超标,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致病性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其他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生鲜乳。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