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业靠产品创新才有未来
[第一食品网 2008-6-3 17:04:00]
国内兽药行业经过GMP“洗礼”之后,行业“硬件”设施水平虽已得到大幅提升,但产品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仍制约行业难有“质”的飞跃。恰在整个行业困顿之时,依靠产品创新实现企业腾飞的“惠中”模式,无疑给兽药行业带来了最大的亮点,也给业内企业未来成长之路指明了方向。
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在95年刚刚创建时,与众多中小兽药企业并无二致,但这个从起步就认准了以“产品创新”谋求持续发展的企业,以其前期的内部产品研发,赢得了后程优势的爆发,企业连续取得了多项国家新兽药证书和国家发明专利,创下了盐酸沙拉沙星国内首家合成、控制释放剂首次嫁接兽药、禽流感四联苗国内首创等多项业界第一。产品的差异化赋予了企业最大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惠中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完成了一个从行业初入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蝶变”。目前,企业20%的产品占据了高端市场,年产值近5亿元。用惠中创业者张许科的话来讲,“惠中发展到现在,如果能够谈得上成功的话,最大的成功就是创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与惠中依靠创新实现腾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大部分兽药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一是制剂企业过多,生产线重复;二是企业产品重复报批、重复生产,并且大多产品是以仿制为主,国内《兽药典》收载了1500多个兽药品种,而市场竟有6万多个产品,大部分药品品种都有多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在生产,严重的同质化让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严重,企业平均利润偏低。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兽药约有200亿元的市场,有接近1500家企业分享这块“蛋糕”,90%的企业年产值不超过3000万元,过亿元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这样的数值说明兽药业仍是个弱势产业。
从惠中“创新”制胜的案例看行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得到这样的启示,“产品创新、技术水平能走多远,企业就能走多远,行业也就能走多远”。
业内外“合围”压力逼迫企业必须主动创新
当前,不少兽药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但有相当一部分颇具实力的兽药企业,在主观上仍缺乏积极性,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分析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急功近利,只注重短期效益,对长期投资不感兴趣,二是担心研发投入风险,三是害怕创新成果被剽窃,不干“自己栽树,他人乘凉”之事,四是持观望态度,没有创新的紧迫性。
存在以上“短视”行为的企业不可盲目乐观,原因在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变化以及养殖方式的调整已给兽药业形成“合围”之势,现实逼迫兽药企业必须主动求变。
首先,兽药业在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影响下,企业成本和生存压力加大。
第一,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石油危机、人民币升值等所引发的一系列物价通胀,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未来原材料价格会给兽药业带来持续成本压力。
第二,政府对社会民生给予了极大关注,《新劳动合同法》在今年颁布实施,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兽药业未来人力成本必将大大提高。
第三,GMP、地标升国标、产品标签整改等一系列政府刚性政策调整,赤裸裸的剥去了兽药同质化竞争最后的“遮羞布”,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出路。
其次,国内食品安全和养殖业调整需求需要兽药产品升级。
第一,畜禽产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兽药作为养殖链条上的关键环节,政府对兽药产品质量监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第二,国内养殖模式及养殖群体在逐步发生大的调整,规模养殖比例逐渐增大,养殖理念更倾向于“防重于治”,今后养殖用药会向预防、保健、高效、低残留药物转变,兽药企业若跟不上被服务群体的转变,没有高质量的产品就只有出局。
第三,国外兽药企业一直是国内大中型养殖集团的药物提供者,数目众多的国内兽药企业却只在中低端市场为了日益趋薄的产品利润互相搏杀。将来国内兽药产品在创新上如果没有质的飞跃,“内耗”加“外患”,民族兽药业难以自保。 兽药创新须走符合国情的研发之路
当前,国内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产业建设,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内需”,而非权宜的“作秀”,因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像钢铁一样硬,而不是像豆腐那样软”。这无疑给未来国内兽药产业的创新下了一颗“定心丸”。
但我国兽用创新药物研发水平的落后,决定了国内兽药创新不可照搬国外的研发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自主创新之路,兽药企业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来更快、更好、更省的创新。
一、要积极吸纳优秀科研人才,做好研发团队建设,这是创新的基础。
目前我国新兽药研发的优秀人才大都集中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应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的优秀人才逐步进入强势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的主体。否则,随着国外医药大公司研发机构的大举进入,大量优秀人才势必会进入条件优越的国外公司,将使我国兽药企业人才紧缺的状况更加捉襟见肘。
二、走“跟随和仿制”之路。
国内实际状况决定了兽药研发不可能从仿制一步跨越到自主创新,从以仿制为主到自主创新的关键一步是仿创结合。
农业部兽医局药政药械处秦德超处长指出,国外研发一个新兽药产品,动辄就是十几年、十几亿美元的投入,有上千名博士、硕士做研究工作。国内兽药产业从现实出发,走一个跟随和模仿战略是无可厚非的,比如国外新药出来后,几年后国内就可以仿制,这不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药品作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是允许采取跟随战略的。秦德超建议,由于一类新兽药的研发太难,国内兽药企业可在二、三类新兽药上搞跟随战略,仿造国外产品。
三、坚持自主创新,但不要“闭门造车”,学会整合社会资源。
当前国内产品研发的主体已从科研教学单位转到企业上来,国家在产品立项和资金配套方面给予了企业更多的支持和空间。
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进忠认为,提倡自主创新,不是要求企业“闭门造车”,兽药企业更须和国外科研机构及国内科研院校加强交流合作。无论是从国外引进来,还是国外专家协助完成,只要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是自主创新。
普莱柯公司多个填补国内空白的禽用疫苗研制成功,就是企业积极吸纳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的优秀成果,通过谈判和协商,为己所用,整合社会资源的成果。 (齐鲁牧业报吴洋) 来源:齐鲁牧业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