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更迭,天气逐渐转冷,部分区域气温下降10℃以上。为降低天气变化对生猪生产造成的影响,受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委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提出如下五项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一、做好非洲猪瘟等关键疾病的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喜冷怕热、喜潮怕干,气温骤然下降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的防控,猪场应完善生物安全体系,自觉封场,减少对外交流,有效阻止疫情传入和扩散。 首先,加强异常猪只的监控。凡是表现为:体温升高、腹泻/血痢、呕吐、流涎、减料/厌食、体表发红、口鼻流血、流血不止、腹部等部位有出血斑,出现神经症状等,均应进行采样。样品采集之后必须尽快冷藏或冷冻,并及时送检。 其次,做好猪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进出场区的频率;实现场区相对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出场区;人员进出场区洗澡更衣换鞋,物品进入场区前熏蒸洗消,禁止带入违禁物品;车辆进入场区前进行二次洗消;饲料尽快启用熟化散装料,过渡期可以对饲料包装进行消毒,放入料库内后熏蒸过夜;尽可能的减少人员进出栏位,不同栏位禁止工具交叉使用;不同区域配置不同的衣服和鞋子,进出单元更换衣服鞋子;场区内不得饲养犬猫鸡鸭鹅等动物,做好流浪犬猫、鼠蝇蚊等的防范和驱除;规范病死猪处理,尽量减少苍蝇滋生,监控温度,封闭区域避犬猫老鼠;培养猪场饲养员识别异常猪场技能,树立基本生物安全意识,选择合适的工作人员培训采样技能;加强技术员及后台管理人员对于猪场饲养员日常行为的检查监督。 第三,做好常见多发病的防控。考虑到气温骤然下降,低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多种常见多发病,包括:猪呼吸道疾病(支原体肺炎、胸膜肺炎等)、胃肠道疾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及各种皮肤病(霉菌病、疥螨、葡萄球菌病等)。呼吸道疾病的控制,要从消除病原、改善猪场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胃肠道疾病多采用补液、止泻、防止脱水和酸中毒的方法对症处理,可采用鞣酸蛋白、药用炭或次硝酸铋收敛止泻,进行辅助治疗,也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关于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流感等猪传染病的防控,一方面要防止猪舍温度变动过大,理想状态是控制在2℃/小时以内,并防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要开展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猪流感等猪传染病免疫和监测工作,做好全进全出管理与空栏消毒。 二、做好猪舍防寒保暖 保温与通风是气温骤变季节猪场管理的关键。温度是影响生猪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日龄猪对温度应激有不同适应范围,即猪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可用下式估算:T=-0.06W+26,如:20千克仔猪最适温度为T=-0.06×20+26=24.8℃(T为最适温度;-0.06为最适温度系数;W为猪体重;26为适温度常数),下表列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猪只最适温度范围。养殖场应对气温骤然下降,首先要确保猪舍门窗的完好,防止贼风侵袭;确保供电、供水、保温等设施正常,重点做好产房和保育舍仔猪的保温,营造温暖舒适的猪舍小气候。南方地区猪舍建筑多注重通风降温,顶棚保温较差,为获得好的通风效果,顶棚距离地面较高,不利于舍内温度提高。为应对骤变天气,可在舍内猪床的上方用塑料薄膜、防雨布、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二层棚(一般2米高),并利用红外线保温灯、保温板、暖风炉等措施,确保产房仔猪取暖和保育舍温度。 不同年龄猪只的最适温度
三、严格执行科学的消毒程序 非洲猪瘟、伪狂犬等病毒均具有很强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其对不同消毒剂的抗性也不同,尤其是气温骤变降低时,消毒效果大打折扣。消毒是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非常关键的一环,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做好消毒工作。 人员消毒。人员是将病原带入猪场的主要媒介之一,凡是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需严格消毒。猪场大门处要设置人员洗澡间,凡是进场人员都要洗澡,更换场内生活区衣服、鞋子才能进入猪场。工作人员从生活区进入生产区同样需要洗澡,更换生产区衣服、鞋子。生活区与生产区的衣服、鞋子严禁混用。猪舍门口要设置脚踏消毒盆和洗手池,工作人员进出猪舍要脚踩消毒盆消毒,同时清洁双手。 车辆消毒。猪场要通过安装集中料塔、升级猪场进出猪台等措施,保证场外车辆不进入猪场。对确需进场的车辆必需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烘干。 物资消毒。猪场门口及生产区门口要设置单向流通的物资消毒间,并保证消毒间密闭性良好。对于小型物资可使用10ppm臭氧熏蒸消毒30min以上;对于疫苗等需要低温保存的物资可拆除到最小包装后使用温和型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可先用氯制剂擦拭后,再65℃、30min高温消毒。对于不能进入消毒间的大型物资可使用消毒机进行喷洒消毒或人工擦拭消毒。 环境消毒。对于办公楼、宿舍楼内环境可使用0.5%过氧乙酸或1000毫克/升含氯制剂喷雾,早晚各一次。办公室、过道、餐厅、传递窗、卫生间等放置免洗消毒液,随时进行手部消毒。对于生产区猪舍连廊由生产区专人负责,每3天用2%烧碱喷洒一次;场区通道、过道每天用2%烧碱或戊二醛喷洒一次;舍内值班室、器具每天喷雾消毒一次。 猪舍消毒。现代化规模猪场最好实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以便对于每栋猪舍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猪群全部转出后,在消毒之前必须对猪舍进行全面清洗,清除所有有机物,然后使用戊二醛、次氯酸钠等有效消毒剂进行两次消毒,注意两次消毒使用不同消毒剂。 饮水消毒。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安装净水设备保证饮水的卫生与安全。无法安装净水设备的猪场,可每周在饮水中添加漂白粉或次氯酸钠等消毒剂,消灭水中病原微生物,饮水器或水槽也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耐腐蚀的设备,尽量使用火碱或其他杀菌效果较强的消毒剂。 废弃物消毒。胎衣、死胎等应由专人负责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注意收集、转运过程防止交叉污染,转运工具及时清洗、消毒,放置在规定地点。入舍处理病死猪人员,须穿戴一次性防护服、口罩、头套、手套、水鞋,采用专用工具转运病死猪,处理完毕及时清洗、消毒。 此外,在猪只销售环节,一定要做好人员管控,售猪后应全面清理干净出猪台上及附近可见的有机物质,喷洒泡沫清洁剂覆盖30min,清水冲洗并干燥,使用烧碱、氯制剂等消毒剂喷洒消毒。为避免场内人员外出看磅与收猪人员交流导致交叉,最好在出猪台安装物理间隔。 四、适当调整日粮配方,做好日常饲养管理 一是适当提高猪营养摄入量。猪只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维持需要增加,因此对能量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增加。可通过两种方法增加猪营养摄入量:调整饲料配方,适度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如在饲料中增加10%~15%的玉米用量或添加2%~3%的植物油,并适量添加具有抗应激、抗氧化能力的复合维生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等;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在冬季,昼短夜长,猪群晚间空腹时间长,在夜间增加一次喂料,以增加每天采食量。 二是冰冷的饲料在冬季对猪群影响较大,尽量饲喂干粉料,或采用温热水拌料饲喂,有条件的应提供清洁的温水,供猪自由饮用。 三是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哺乳仔猪的管理,让仔猪及时吃好初乳,提早对乳猪补料,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饲养管理加强了,猪的体质及抗寒、抗病能力相应地会增强。 采取温水给猪饮用,水温在20℃以上,可以减少猪只腹泻,减少体温的散失。煤炉连体水槽,供应温水是个不错的方式。煤炉就在水槽中,与水槽联体,水槽的外壁和穿行在水槽中的排烟管都可以加热水槽中的水,不但煤的利用效率高,而且加热效果好,值得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寒冷地区推广。 同时,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在气温较低时,饲料中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增加15%,有条件的可采取温热湿板料饲喂,同时提高日粮的能量,建议极度寒冷季节日粮能量要在之前的基础上提高0.1~0.3大卡的热量,注意日粮的调制增加适口性以提高采食量。补充添加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尤其是母猪和仔猪阶段,可在饲料中适量提高矿物元素的含量,均匀地补充青贮饲料和胡萝卜,以防长期的封闭和阳光的短期造成维生素缺乏,引起皮肤病或繁殖障碍等。 五、做好种猪培育,实施自繁自育 自繁自养有利于防止带入外来疫源,如果确实需要引种,应事先做好相关疫病检测工作,防止购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种猪到场后,隔离饲养40-60天,按既定程序进行免疫接种,确定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责任编辑:admin) |